福禄寿造型的客栈。图/视觉中国
“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好多。认字的非文盲倒常常有不少不分胖瘦的美盲!”(吴冠中)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没有审美力是白血病,知识也营救不了”(木心)。
在这个低美感社会,许多中国人患上了审美短缺症,它的十大病征表现为:丑形象、土味家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灰霾。
是谁,修筑了这种雷人水景;是谁,设计了这种雷人街道;是谁,打印了这一张张网红脸;是谁,拍摄了这种土味视频和有毒广告;又是谁,拍出了这一部部烂片烂剧?
审美烂,究竟是怪把握审美话语权的人烂,还是怪被动审美的人烂?这是个问题。
在审美这件事情上,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人真正为美负责,从城市、学校、公司到家庭,人民须要恶补德育课,人民须要“首席审美官”。
“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张世英)
只有拥有审美力的人,才会活出人的样子,真正尝尝到人生中最甜的那部份滋味。
没有人不热爱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本质虽然就是“美生活”。
而现在大行其道的是低美感,如置办土味家装、认可塑胶设计、肯定雷人建筑、赞美网红脸、规划非人街道、玩转伪古风……简而言之,就是鼓吹一切与丑有关的隐喻。
一
丑形象
美有千种,丑更百般,但“错位”却可谓国人一以贯之的精神。
他们会在全世界女生小腿裸露、长发飘飘的年龄把自己裹进麻袋般的运动服里(其中的一些会幸好自己中学的那款运动服是白粉色配浅灰,而不是其他辣双眼颜色),之后在30岁时成为吐舌搞怪的无袖控,50岁时抡起头巾独闯天涯。
披肩是大叔必备单品。
她们会用各类浮夸招摇的细节拼凑日常生活的“仪式感”——家里有矿的集万千大牌logo于一身,亲民些的也要用锁匙串、大金链、白菩提珠子、文玩猕猴桃护体。
之后在镜头下大肆展示浓密的体毛,在即将场合中全然不觉地漏出红色领带裤下的一截马靴,或则趿着人字拖忘情踩踏四星级饭店的中级地毯,之后甜滋滋地在心中叹服一句“真牛掰啊”。
她们在放飞油腻自我的同时,未曾认为“错位”这件事对旁人与社会有任何不良影响,非常心安理得。
对她们稍有意见,才会看到振振有词的回应:“我认为很好,碍着你哪些事了?”
更有甚者,祭出简单粗鲁的终极杀器:“我是客户!我付了钱的!我要投诉你!”
贵大强的人设如今生动,“接地气”的形象设计也有功劳。图/《都很好》
二
土味家装
没钱空有好品味,有钱买不来好品味。
当代青年最痛的不是买不起房,而是用尽心力凑钱买下的四面白墙,被父亲糊成了室外渔家乐。
极简北欧、清新日式、黑白冷漠等风格分分钟被父亲讥之为“华而不实的女儿玩意儿”,父亲古老的审美创见堪称她们所使用的表情包,分分钟将你的生活一棍打回上世纪90年代的乡村田野。
先辈观念,实用为上;太指出审美,那都是异端。年青人的家呈现了可怕的两极分化:要么舍弃设计,要么过度设计。
母亲心里高配置的婚房。图/全景
审深v后都是家庭话语权之争,若是审美能力更好的人(大都是见识更广的年青一辈)没有话语权,这么恭喜你,要么整面墙富贵花开,要么公厕地板有机关,鱼儿在玻璃罩下游动。
要么一栋仿欧四合院,顶着高大雪白的花岗岩罗马柱扶摇直上,要么就是土豪知性十足的黄金房门和宝瓶式护栏。
你回的可能是老家,也可能是罗马农庄或塞纳湖畔,是金黄花纹包裹的土味欧式风情——当然美式传统土味也不遑多让,紫檀灯具、红色座垫、金色墙纸。
当土豪只剩下土,家装只能凑合着居,沿用了好几代的土豪式家装风和土味家装范儿,可能流芳百世。
时时刻刻让你倍感“吉祥如意”的电视墙。
三
雷人建筑
在传播魔性价值观方面,其实没有哪些比广泛洒落于神州大地的雷人建筑更能将“洗脑式投喂”实现得淋漓尽致。
当这些与田垄为伴的“希腊小镇”“美式风情街区”将崇洋媚外弘扬到天荒坡老,江西林州“元宝塔”和外观形似银币的上海圆大楼则令你在万丈金光中吸吮财富的馨香气息。
金光灿灿的上海圆大楼,与倒影结合成“8”,译音“发”。图/禤灿雄
当这些被裸女映衬的神仙雕像反复指出“有权任性”的知识点,你会从南京绿地中心感遭到中国人对于传宗接代的恐惧。
更多的时侯,你会从这些起初企图传播正能量的雕像中体悟到相反的涵义。
比如中学里那座右手抱书、右手托起月球的少女雕塑,被你和男子伴们合称“读书顶个球用”。
而在直面山西省大桃树村提倡勤奋努力的巨型“干”字雕像时,你脑海中飘过日本偶像剧社联小哥们常常挂在嘴里的那句软糯而饱含怨念的口头禅。
更多的时侯,你会直接以粗鲁的形式嘲讽身边这些貌似是出自知名设计师之手的地标建筑——“大奶罩”“大风衣”……更毋须说这些变身为王八、菠萝、大闸蟹的巨型拟物建筑。
你似乎并不承认自己早已被它们洗脑,但实际上,比造丑更可怕的,正是毫无自觉地享受丑。
2014年,北京某奢华品超市里的“模特牵狗”造型。图/禤灿雄
四
非人街道
街道是城市的面目,而我们习惯的那个面目可谓惨白:
抬头是统一化、不经任何设计的招牌,用的是Office自带的小号华文全家桶字体;低头是灰黑简陋、凌乱潦草的夜景。
在近年“整治市容市貌”的旗号下,相关部门以“整齐即美观”的逻辑整顿街道招牌,甚至冠以“统一衣着美翻了”之类的尬吹标题,让人吃惊。
好多城市规划招牌的习惯是:高含量高色阶艳丽背景,放大字号,显眼;用系统自带字体,便捷;舍弃所有设计,省钱。
早前,北京安乡路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黄字,导致广泛热议后,被有关部门拆除整改。
审美?你逗我么,别挡着我赚钱——听上去熟悉吗?
这和在新村扶梯广告位不断轰炸的“伯伯叔叔伯爵旅拍”“哈哈哈哈哈罗自行车”式低审美广告有何区别?
“让受众强烈记住”是第一要务。美感哪些的能当饭吃?扔到哪个灰不溜秋的窨井下边去吧。
在邻国纷纷指出“招牌设计应与城市知性相符”时,我们追求的却是一种高饱和与低美感的强行统一。
街头常见的招牌款式。
同时,丑街道反映的是一种“婴儿式审美”,由于小孩只能通过接收艳丽颜色、简单讯号、循环往复的剌激来肤浅地认识世界。
据悉,街道设计作为城市界面的重要元素,在国外也是从心所欲:
以车为重心的城市公路设计,看不出思路的村镇公路设计,窄小的人行道,不存在的盲道——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却不管人,而是以可恶为本。
连好用都一团糟时,美更是虚无飘渺的事情了。
难以行走的盲道。
五
塑胶设计
关于塑胶审美,有车辆CEO一语中的:在中国千万不要给人塑胶感,这是一个底线。
塑胶感始于设计中每一处美感低下、虚假惨白的细节,基于我们从小被灌输而习惯虚假抒发的传统,这些审美在当下抢占统治地位也正常。
以当下崩坏的中中学课本设计为例:极速倒退的封面原画品质(请脑补从《白蛇:缘起》退到《雷锋的故事》的水平),极速倒退的字体选用与排版水平(从隽秀中正倒挪到随便廉价),毫无搭配可言的人物细节,整体美感极速倒退。
儿子们正捧着花花绿绿的数学课本。图/全景
谁说语数英课本就不用兼具德育功能?谁说儿子们天天见到的东西不是构成她们日后审美体系的重要元素?
被塑胶审美泡大的儿子怎么跟他人谈美?“××从娃娃抓起”绝不是一句套话。
当塑胶设计遍及身边,从房子、汽车、手机到日常用具无不中招,我们与审美发达水平的落差,跟金鸡奖海报与金马奖海报的反差一样大。
日本作家波德莱尔曾在《烟火》中吐槽道:“对美的仇恨……对诗文的仇恨,教育只为了培养工程师和建行家。”
这也适用于我们当下快手买流量会影响后期流量吗,当我们边哀叹“别人家的设计”,边听电视购物里吊着喉咙假嗨的叫卖声时,声声都是塑胶时代的回荡。
2018年金鸡奖海报引起网友嘲讽。
六
网红脸
在看脸这个事情上,男不男女不女不要紧,没有人规定男的必须阳刚,女的必须阴柔——只是你男女长成一个样就真的有问题了。
曾经我们能够讽刺一下对门日本人的选美人人神似,如今我们自己也成了一路货。
新版《倚天屠龙记》播出,人们发觉,除了是张无忌的四个儿子长得相像,就连张无忌都跟四个儿子一个样。
新版《倚天屠龙记》剧照。
某档练习生综艺的选手相片在轻轨墙壁连绵不止,一字排开的花美男如同复制粘贴的结果。
她们的粉丝都是如何认脸的?眼瞳辨识吗?
多元不一定就美,但美一定离不开多元。
所以当前令人非常窝心的一点在于,网红脸渐渐霸屏,升级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美人标配。
从演员长相、化妆方法到单反美肤功能和隆胸放疗,一整条美的产业链都在向唇色洁白、大嘴巴、双眼皮、高颧骨、小眼睛和V字脸组合的动漫人物风拚命靠拢。
网红脸兴起,分不出谁是谁。
白人兄弟对美图秀秀表示很不满,由于此前美图秀秀登录海外市场,白人兄弟用后发觉自己的唇色被软件调白。
我们正在深陷这些集体无意识的恶性循环:网红脸猖獗,甚至制造一种美学垄断,因而人们开始失去对美的天然感知——一个人好看,皆因他/她符合网红脸的标准,而违反这些标准的就叫丑,就不该下来丢脸。
有一句话夺回了好多人的陌陌签名栏:“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虽然有趣确实比好看更难,但皮囊沦落到这个地步也让人感到错愕——大家又不是失散的兄弟姊妹,如何忽然就千篇一律了?
看多了网红脸,人们开始想念没有PS的年代。
七
伪古风
只要有必要,网上四处传扬的古风神曲完全可以用软件写下来。
曲调好办,一首歌的副歌伴奏稍加改动马上就是一首新曲,再适当加点吉他、琵琶、二胡,有后期制做在手,连跳舞走调都不是问题。
歌词更好办,定一个词牌,之后把古诗歌里用过的一些固定搭配往上套便是,为了押韵一定要不择手段,意境、语义逻辑、用典是否正确都可以忽视。
不管哪些题材,伊人总有愁思,夜肯定未央,酒必须是酌酒,咫尺忽然就天涯,凡尘永远未了……“天下”“乱世”“芳华”“朱砂”等几个词高频出现,人们尤其爱用的字眼包括“醉”“归”“惘”以及知名的“殇”。
最离谱的莫过分这一句:“霸王收起剑,别姬也已走远。”
《肝肠寸断》歌词将“别姬”误以为人名。
别姬表示:大家写诗能不能搞明白词意以后再用?
但还不能轻易批评,学院老师说《盗将行》歌词狗屁不通,直接被歌手本人和粉丝联手骂到关微博。
这些古风的伪劣化从歌曲仍然影响到服饰。
当前一些汉服圈的表现早已令人无语,明明对汉服这一囊括繁杂的服装概念一知半解也不做功课,却敢强行归类定义,以自己的标准为尊,街上网上看见他人与自己穿法不同,定要上前指教,不服便耍赖打滚,群起而攻之。
不光要附庸风雅,还要遵照我的标准重新定义风雅,这是个新玩法。
汉服是一个很宽泛的东西,古风也是一个很混乱的概念,两个加上去,愈发不伦不类。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八
广告有毒
广告主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所以广告服务仍处于大力出奇迹阶段。
我国的广告从业者大多欣赏不来动辄谈定位、谈情调、谈影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而是专注于两点加码:重复和投放。
至于内容,真的没有多大关系。从南极人到脑白金,从灯箱墙壁到网页弹窗,不论载体和产品怎样变化,上来就是三板斧——简单、重复以及爆光度。
抱歉,此画面难以静音。
几六年出来还有人如此干,缘由只有一个:有效。
脑白金的销售奇迹就不用说了,渣渣辉(张家辉)和咕天乐(古天乐)代言的弹窗页游平台月流水能破5万元,六年被通报2630次广告违规的露酒能始终雄霸保健品市场,零售规模达50万元。
不要怀疑广告商的能力,她们都是对市场风向十分敏感的人精,她们看得见沉默的大多数,以及她们沉默的强悍订购力。
垃圾广告的背后不过是场生意,你们混口饭而已。别怪人家忽悠你,要怪自己不长心。
这些粗俗生意玩久了,也总有人想尝试洗白,只是基础不到位,硬走高档文艺路线都会很别扭。
找艺人景甜拍的那种矿泉水广告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广告主虽然觉得,只要把公主、城堡、洋人、蜡烛、酒杯或老爷车这种物件一字排开,才能突出古典贵族知性。
这是类似广告的弊病。至于故事,至今是个谜团。
景甜拍的矿泉水广告,创意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九
抖式快感
雷人的不是快手抖音,而是拍视频的人。
简单操作、精准导流、音视频的一目了然加上AI推送,让一个沉默已久的庞大群体找到了抒发渠道,同时也制造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短视频内容平台。
这是个视耐心、深度和思索为敌的图式,流量是最大目的,上瘾是惟一王道。
抖音快手这种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内容明白地告诉我们,为了博人眼珠,人都能作出哪些事来。
监管缩紧之前,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甚至出现过爆竹炸裆部、喝冒菜辣油汤底、吃怪虫、给钱之后收回的假慈善等奇人异事。
至于后来的美眉美女尬舞、露肉擦边球、街头搭讪、整蛊恶搞等,跟她们的高手比上去早已很甜美了。
“社会摇”牌牌琦因过分粗俗,被新华网点名批评。
我们同样能看见好多火花四射的创意和天才通过这种渠道盛开,但更多内容仍是制造单一剌激的猎奇与审丑,而明天的问题在于,点击量让她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以前的沉默大众一下子走到台前,盲目的流量给她们带来实打实的益处,也在给她们制造新的信息茧房——有幸脱颖而出名利兼收的大V凤毛麟角,却让成千上万的人认为,她们也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下一个大V,并从此开始鄙弃拼搏、学习以及常年耕耘的价值。
比起许多以前风云一时的娱乐产品,短视频具备更强悍的能量快手买流量会影响后期流量吗,足以扭曲一些以前颠扑不破的质朴三观。
虽然没有哪些能罩住这些狂欢,也无人晓得它将怎样终结。
短视频平台早已开始推行中学生防痴迷系统。
十
文化灰霾
想晓得一个国家的国民最爱看哪种书,瞧瞧盗版书市、机场或火车站书城摆着什么书大约就清楚了,这种地方常常能更敏感地捕捉图书市场的风向。
但是好多年出来,我国这三个地方的拳头产品,一直不外乎三大件:浅显历史、健康养身以及成功学——在中国机场看到最多的人,是成功学大师,她们的头像几乎出现在所有书城里,要么在腰封上推荐某本书,要么那本书讲的就是他,或则干脆就是她们的讲演集录。
其实,大众文化市场不是一点长进都没有。知识的软膏化和速成化正成为学习领域的新迷信。
人生必看的书,机场都给安排上了。图/全景
《2018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万元,环比下降近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235万元。
最聪明的一批知识分子大多旨在于将系统的知识分尸得支离破碎且一目了然,确保受众能在保持不学无术的同时倍感大有收获。
知识商人到处吆喝不学这个会被社会淘汰、不学那种会被时代遗忘,掀起一片恐惧情绪后,走私的却不是知识,而是把握知识的觉得。
9102年了,《传奇世界》依然是最挣钱的游戏之一。
至于影视综艺和游戏等产业,则坚定地滞留在劣币驱逐良币阶段,用心的难取悦,迎合的大多不用心。市场够大,谁都有机会,而也正由于市场够大,哪些垃圾都有容身之地。
我国具备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规模,最挣钱的前三名页游是《蓝月传奇》《太极崛起》《传奇世界》。
当成本不到50亿元的“一刀99级开局即送黄金装”能挣钱时,投资几亿港元、耗费多年时间、打造一部像《荒野大镖客》这样细节抠到人物脸颊的传世作品其实没必要。
《荒野大镖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