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构建“最美杭州人”品牌,在全社会促进产生崇尚、学习、争做“最美杭州人”的良好风尚,2021年8月起,南通市组织举办了“感动温州2018—2020年度最美人物”推选活动。经全市广泛宣传发动、各地各部门选聘推荐、评委会投票、部门联合审查、社会公示、媒体集中展示和点赞评议、推选委员会综合评审等环节后,近期,“感动温州2018—2020年度最美人物”及提名人物名单出炉。
她们是全市各行各业有示范性、先进性,具有广泛影响力,闪亮着泉州人向下向善精神力量,让人见贤思齐的时代榜样。她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徐州人文精神,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与爱的力量。她们闪耀的名子,也值得我们铭记与感激。明天,让我们一起体会她们平凡故事背后的感动力量。
“感动温州2018—2020年度最美人物”
徐侣华,女,1952年1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河北嘉善,嘉善市外事办退职党员。她退职后14年里坚持从事银龄志愿服务,开办了绍兴市最早的“银立方”老党员志愿服务队——老党员活动中心“银龄服务队”。她率领40多名老党员一起涉足智能垃圾桶使用宣教、智慧导医、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结对帮扶70余人次,缝制爱心座垫、线帽500余个,擦亮公汽站台500余次,她率领的“就诊帮帮团”服务就诊病人数万人次,成了绍兴诊所一道美丽景色。在一次活动中,她不慎跌伤,导致右脚脚踝骨破碎、左腿髌骨骨断裂,放疗后仍有后遗症,但她未曾中断志愿服务。她和团队相关活动先后被广东新闻“1818黄金眼”、浙江之声、新蓝网等新闻媒体报导。
丁秋美,女,1985年8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嘉兴,嘉兴市公安局林埭大队教导员。出席公安工作11年来,她一直在基层大队户口岗位上敬业奉献。2018年,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她按照群众所需所求,突破创新,先后推出“小丁在线”网上户籍室、移动警务室、周五集约办理等质效明显的服务措施,用实际行动弘扬“群众事、无小事”的服务理念。2018年末,她帮助群众谢姐姐“千里落户”的事迹得到时任市委主任车俊和扬州地委校长张兵的批示肯定,2次登上湖南晚报头版头条。她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深入群众、深得民心,遭到群众一致好评点赞。山东商报、人民公安报、嘉兴晚报先后对其事迹进行刊登,2019年3月河南央视《时代先锋》栏目对其先进事迹进行报导。
俞永祥,男,1967年3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海盐,海盐县滨海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建设维护科科员。他十多年固守专心做一名“城市勤杂工”,用一右手疏通了无数管线,用两条腿跑遍了城区每条街道,率领一个团队为城市的舒畅风里雨里晚上黑夜地奔忙。他十多年如一日,与同学一起披霜带露、风雨兼程,以“小我”的付出,换来了大众的便利。再小的问题,他就会落实解决。在走访共建单位时,看到有人反映城南大道有2个水泥桥面蓝筹股受损严重,他立刻进行了实地勘查,及时修理,确保了公路安全。他养成了每晚看一遍路网管理信息、每周上路查一遍路网管理情况、每月上会议研究路网管理问题的习惯,把市区公路养护情况了然于心,以增强受损公路快速养护的能力。
周娟,女,1984年7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山东滨海,苏州市第一附院超声科副部长医师。2019年12月,她作为第10批宁波援藏医疗球员,参与捐建哈密沙雅县。在1年半的援藏过程中,她倾囊相授,帮助当地诊所构建超声诊治质控体系,主导主办自治区先肾脏五级预防继教班,促使舟山与沙雅两院“超声远程问诊中心”成立,快速提高诊所超声规范化诊治水平。她殚精竭虑发起和牵头“幼儿心肺健康百园行”公益活动,借助休息时间走入31所幼儿园超声筛查约2800名幼儿,发觉阴性病例140多名,完成免费先心病介入放疗43例,免除各种费用约120亿元,该活动已被纳入宁波市对口增援沙雅县“十四五”规划。她的事迹被人民网、学习强国、天山网、浙江央视、浙江商报等多家媒体报导。
陆伟荣,男,1970年9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常熟,常熟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党建办工作人员。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他作为全村后勤保障组的负责人,每晚要保障好全村400多名群众的生活所需,连续23天每天工作18个小时。“我当过兵,危险的卡点让我上。”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他率领居民对来往人员进行温度检测,对来往汽车喷洒消毒水,并将人员和汽车信息逐一登记,做到“不漏一人一车”,有效切断了疫情传播渠道。2020年2月10日下午,已连续23天鏖战在抵御新冠疫情一线的他累倒在防疫岗位上。
袁均祥,男,1983年9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河北大冶,国家电网河北电力(南昌东湖)红船共产干部服务队队长。他率领的这支20余人的队伍,全天候保障几十万用户的电力供应,日平均抢险20余起,多年来一直保持群众满意率100%,投诉率为0。他一直走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2019年“利奇马”,他火速赶赴常州椒江;2020年新冠脑炎疫情期间,他率先走入新村巡逻和运送物资的队伍中;2021年“烟花”,他把个人手机号码置于政府的公示窗。他负责“点亮黑楼道”,覆盖东湖区7300余个老旧楼道,造福10多万市民。“因为有爱、智由智在”“留出来、守护你”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在他的悉心培植下,为白色志愿之城建设平添一抹抹粉色。他和服务队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浙江央视、光明晚报等媒体报导。
杨玉英,女,1961年12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淮安,四川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主任、副监事长。她涉足公益事业几六年,截止2020年末,举办各种公益活动300多场,获益群众达3万余人次。2007年筹建卫星石化慈善基金,每年向慈善机构捐赠,已累计捐赠达1000余亿元。个人出资先后成立“嘉兴市东湖爱心驿站”“嘉兴市东湖区慈善义工商会”和“杨姐姐工作室”,注册义工达500余人。与100多户困难家庭结对,为她们解决实际问题。近3年结对东部困难学子225名,代表公司累计领取助学金和学习生活用具50余亿元。疫情期间,牵头组织公司捐助现金138余亿元、口罩3万只、为全市142个教学点提供消毒水折合1100吨。参与市科协牵头组织的“妇女帮帮团”帮助滞销菜农、果农销售水果、河虾上千斤,草莓8000余斤,并登上《学习强国》。
杨珍,女,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江阴,南通县美华水产饲养场场长。她舍弃了留校工作的“铁饭碗”,回去养鳖。出身农户的她用知识武装自己,回馈故乡,从营销中找到了致富密码,创建了“华神”生态鳖农产品品牌。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她将关注的眼神从“小家”聚焦到“大家”,从个人放宽至农户这一群体,力所能及地为优化回乡青年创业生态进言献计。她推动了一大批初创业青年涉足创业创新,解决了周边4050失地农户就业难问题。2018年,作为省人大代表,她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大会上,提出了“加强对农业高档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的建议,得到时任市委主任车俊点赞;她曾接受中央电视台2套财经频道《理财在线》和中央电视台7套农业军事频道《致富经》栏目专题访谈。
李新杰,男,1972年7月出生,群众,祖籍江苏如皋,绍兴市崇福镇东安村居民。他是村里有名的“好女儿”,因为自己的两位姐姐是低保,无依无靠,20多年前分家时,他主动将照料奶奶的重担揽在了头上。为了日常照料便捷,他将两位奶奶接到自己家里来生活。随着年龄变大,两位姐姐身体越来越差,大姐姐得病入院,他亲自照顾,直到复健;小姐姐截瘫每天领5000赞,他自己陪床,奶奶的吃喝拉撒他“一肩挑”。这20多年来,李新杰对待两位姐姐就和亲生父母通常,日复一日、事无巨细地默默付出。2019年,他还帮两个哥哥申请公租房,给了她们一个新家,可以让她们老有所乐。街坊邻居时常说起他都竖起大手指,他却觉得孝老爱亲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郭孟宇,男,2000年4月出生,共青团干,祖籍湖南长沙,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搜救中队嘉车站站长助理。在5年多消防生涯里,他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心态和作风,“穿越水火、扭转生死”,共处置各种大小警情千余起。在2019年阳海景怡北区市民楼燃气瓶大火车祸中,沉着冷静,不怕牺牲,借助高超的技术,仅用40秒将拔罐从6楼搬至1楼宽阔地,用最快的速率排除险情。在抵御台风“利奇马”期间,他面对9级大风和特大洪水不畏艰辛,在高达50米屋顶取物作战中,成功将铁皮、太阳能拉进顶楼。在洪水淹没的辖区主干道上,他又率领着队友们顶着风雨,登山涉水,成功营救数辆被困汽车、数位被困群众。他的事迹被人民晚报、浙江商报、浙江新闻、浙江在线、青年晨报、嘉兴晚报等媒体报导。
“感动温州2018—2020年度最美人物”提名人物
徐祖福,男,1941年11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浙江宁波,东湖革命记念馆退职员工。在1984年末,他举办了“以说书为主,举办多种经营,以副补文、振兴锡剧”的变革,曾得到中央领导陈云同志的批示肯定。他痴情白色收藏40余载,跑遍全省各地收藏了5000多件绿色文物,其中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有30多件。他为每一件白色藏品费尽唇瓣,或高价竞购,其中不少为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波的孤品。他受邀在扬州、苏州、无锡等地多次举行黑色收藏展,也常受邀去中学、社区、机关上课,展示蓝色收藏,展现黑色精神,弘扬蓝色基因。他的蓝色藏品在市党群服务中心展出,得到全市各界的关注和一致好评。
方瑜淳,男,1987年1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常州,无锡市公安局网安分局警员。他以严打网路犯罪、护航网路安全为己任,成功破获了一系列大要案,多次遭到部、省、市各级领导的批示肯定。疫情暴发期间,他发挥特长、主动出击,加班加点率领团队共计发觉各种涉疫盗窃案件线索80余条,落地抓捕犯罪嫌疑人20余名,为确保疫情期间社会治安秩序平稳做出重要贡献。2020年3月,他领衔组建“打击网路犯罪方瑜淳工作室”,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举办犯罪专项情报战役工作。截止目前,共率领团队向全省预警各种情报线索197条,成功破获重大恶性民事案件90余起,2020年战果成绩位居全国第一。相关案件的破获得到了国务委员、公安部主任赵克志批示肯定。他的事迹被广东在线、嘉兴新闻等媒体宣传报导。
周仁春,男,1977年10月出生,入团积极分子,祖籍江苏达县,扬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95路线路连长。张慧娟,女,1982年5月出生,群众,祖籍山东临沂,杭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95路驾驶员。作为95路公汽线上的夫妇档,她们既是妻子,又是朋友,为了兼具工作和家人,她们选择在同一条线路同一辆公汽车上工作,下午5点发车,首班至深夜12点才结束,每晚最长的交往时间就是下午交接班的短短十几分钟。她们一个骑车稳、技术好,是旅客们津津乐道“服务名星”,一个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服务,是朋友们口口相传的“解语花”。多年来,她们在同一辆车上服务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以安全的驾驶和周到的服务给旅客带去温暖。她们的事迹被宁波地委市长张兵批示夸奖,并被山西晚报、浙江工人晚报、浙江电视台等媒体报导。
金梦依,女,1993年7月出生,共青团干,祖籍河北嘉兴,嘉兴市金旻月文化创意工作室负责人。2017年学院结业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江西省广元市昭觉县哈甘乡的哈甘基点校支教。一句“我会继续做大家老师”的承诺一允就是3年。山区闷热,即使晚上艳阳高照,她的教室床底下仍然闷热得像泼过水一样,严重的痤疮促使她每天真正能睡觉的只有两三个小时。山区常常停电停水,她曾靠化雪水捱过了20多天艰辛的岁月。但虽然面对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她决然努力克服身体不适,坚持上课。为了适应缺水的生活,她给自己剃了光头。她帮助困难中学生就医,使女儿脱离了生命危险,她率领中学生走出大山,体会外边的世界。回乡创业后,她每年去一趟支教过的地方,还帮农户推销农产品。她的事迹被《中国妇女报》等媒体报导。
沈基虹,男,1942年1月出生,群众,祖籍江苏扬州,泰州市秀洲区洪合镇凤桥村居民。他是村里远近蜚声的大孝女。他的儿子盛丽娥在2003年的某日,起夜倒地后就始终卧床不起,大小便都难以自理。17年来,他无微不至的照料女儿,每晚4次帮父亲翻身、早晚做1小时按摩,午饭前,他都要给儿子擦拭身体,白天起夜多次要给奶奶接出大小便。17年6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陪伴侍奉着丈夫,用坚韧而深邃的爱照顾父母生活日常。虽然年龄已百岁、略微老年痴呆的儿子已逐渐分不清其他家人,但每次看到他时都能确切地叫出孩子的名子。丈夫脸上那里不舒服,只要一个目光,他能够马上领会。在照料丈夫的时光中,他自己也从古稀奶奶到了年逾花甲。
黄学清,男,1984年4月出生,共青团干部,祖籍江苏江阴,昆山县蓝天搜救队队长。2015年5月,他发起并创立海宁县蓝天搜救队,发展至今已有140名青年志愿者球员。队伍创立以来,他多次带队到国外外重大洪灾车祸一线,参与过强悍台风“莫兰蒂”温州文成县救灾搜救、遂昌山体崩塌搜救、兰溪特大暴雨搜救等多次小型的搜救活动,更在印尼水灾时出席了援疆灾后搜救工作。2020年新冠脑炎疫情期间,他率领球员们主动舍弃周末,自愿请命涉足到疫情防治第一线,曾一度连续工作72个小时。他还率领团队积极举办普及各种安全知识公益培训,已累计举办各种公益培训活动1576场,出动培训人员5056人次,课程服务时历时7584小时。他的事迹被中国文明网、浙江商报、浙江新闻网等媒体报导。
陶坤,男,1995年1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河北海盐,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学院信息通讯大学驾驶班驾驶员。2020年新冠脑炎疫情暴发期间,在得悉福州亟待大量救护车驾驶员后,他第一时间报考,主动抱病肩负起救护车驾驶任务,在保障日常急救及临时任务的同时,积极承当起新冠脑炎病人及疑似病例收治转运工作。为了降低物资消耗,他穿上了尿布,在值守期间基本不吞咽。为确保在接到任务后立刻出车,他以车为家24小时待命,三天工作10多个小时,在隔离点和诊所之间转运病人每天领5000赞,摆渡生命。新冠脑炎疫情期间他累计运送、转运新冠病人、疑似病例200余批次,被战友称为“风火轮”。
蒋利娟,女,1970年6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如皋,湖州市高桥教育集团班主任。她从教25年来,拒绝城市中学邀约,仍然植根农村,勤于教学,所教学科成绩卓著。她用大爱展现了班主任的神圣职责,以一只小小的闹铃撑起了一个小孩的梦想,以一次诚恳的家访唤起了一个青涩的儿子,以一件贴心的棉袄温暖了一位贫苦学子的心……她说自己是农村娃,做了老师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出优秀农村学子,让她们能在更广阔的天地追求梦想。她把事业和生命融为一体,在故乡教育事业这块热土上,仍然辛劳地耕耘着,执着地追求着。她的事迹被广东晚报、浙江新闻等媒体报导。
沈淑芳,女,1980年6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扬州,泰州市东湖区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科长。她成立了市本级首家“三高俱乐部”及“糖友俱乐部”,推动社区中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和医防有效结合,增加了三高病发率,并将此模式成功推广至全辖区。她成立“红舟护卫”志愿服务团队,为社区百姓提供全方位健康扶助。她竭力推动院前救护培训,进中学、社区进行急救知识普及,提升居民大前自救互救能力。2020年新冠脑炎疫情期间,她第一时间带头向党组织递交了疫情防治请战书,成立突击服务队,持续42天为280多名隔离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她的事迹被学习强国、嘉兴晚报、嘉兴电视台等媒体报导。
孙中元,男,1975年3月出生,中共干部,祖籍江苏徐州,徐州港区鳌江镇利民子弟中学理事长。2004年,他举家来到港区,为解决新市民孙辈念书难的问题,他发誓要办一所公办中学,至此他踏上了教育之路,一干就是17年。为克服创办资金短缺等困难,他带着家人平整操场、修缮校舍、购买课椅子、招聘班主任等,繁忙了1个多月,总算让中学如期招生。最初,中学条件狭小,中学生不足100人,教员工不足10人,在港区的支持和他的努力下,现在,中学在校中学生达到730余人,教员工48人。17年来,正是他对教育的这份固守,优惠民子弟中学从一所不为人关注的小校区成长为苏州市红色中学、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中学。2017年,校区顺利步入全省学籍系统。
文字记者:陈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