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商竞争愈发激烈,双十一成为各大平台的必争焦点。今年,抖音首次正式加入这场“双十谬论”大战,于10月15日拉开序幕,其亮点在于激励用户发现和创作优质商品。与此同时,快手在“1106卖货王”活动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两大短视频平台在双十一期间的举动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抖音参加双十一的战略目的
抖音初次参与双十谬论活动。该活动意在激励优质内容的创作,助力用户发现优秀产品。借助双十一庞大的用户流量,它能推广更多样化的产品。比如,那些小众却品质优良的产品,可以通过优质内容推广,被更多人了解。活动主题“重发现”以及与天猫预售同步的时间规划,显示出抖音在战略上与天猫保持一致,为商家引流。此策略有助于吸引更多商家加入抖音,丰富平台商品种类。
从平台运营的角度分析,抖音更侧重于算法推荐,拥有庞大的公共流量资源。这一特点使得即便粉丝数量有限的优质内容创作者也能被发掘,进而有机会推广产品,实现种草。这一点是抖音相较于其他平台的一大亮点,也是其在双十一期间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所在。
快手双十一的表现与特色
快手在“1106卖货王”活动中展现出了浓厚的电商化趋势。活动不仅设有排行榜,还特别开设了双十一主会场。这显然表明快手有将1106打造成为品牌购物节的雄心。比如,在展示源头好货和源头商家方面,快手努力简化购买流程,以便消费者能更轻松地购得优质商品。
快手平台上内容以娱乐性为主,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商业广告的推广效果。一般而言,达人广告的保留时间通常为三天快手买热度链接,若是延长至一个月,费用便会大幅增加,导致性价比不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抖音,抖音的广告投放量明显多于快手。以今年双十一为例,大约70%的广告订单都流向了抖音,而快手只有辛巴等少数几位头部主播吸引了较多的广告。
平台运营逻辑的差异
抖音与快手的运营方式存在差异,这影响了它们在双十一期间采取的策略。抖音凭借其强大的算法推荐功能,为公共流量池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里,优秀的内容能够得到广泛推广,不受粉丝数量的限制。相较之下,快手则更注重娱乐氛围,其在商业广告的融合上显得有些不顺畅。
陆昊,快美CEO,指出这种差异源自平台本身的定位。以抖音为例,其算法推荐机制让众多小众优质产品和网红有了展示机会;相较之下,快手更注重娱乐生态中的用户行为,以此驱动消费。这些差异将影响品牌商的选择,他们需根据产品定位和目标受众,挑选合适的平台进行双十一推广。
短视频营销风靡的原因
短视频营销之所以盛行,主要源于两个因素。首先,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国货品牌的崛起,新兴品牌迫切需要新的传播途径来接触年轻消费者。短视频和直播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例如,众多国货美妆品牌在2018年通过短视频迅速提高了知名度,进而带动了产品销量的增长。
短视频平台举办的双十一活动,如抖音在八九月份便开始招募商家,并提供流量支持。品牌商家普遍认为,在短视频平台上转化效果较为稳定,因此乐意投入资金。特别是新兴时尚品牌快手买热度链接,在短视频平台的投资回报率较高,因此他们倾向于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双十一的营销策划。
小品牌面临的现状
双十一期间,平台自有活动明显偏向于那些愿意投入资金的品牌,给予他们流量支持。对于预算有限的小品牌来说,想在短视频平台上大显身手就变得颇为困难。尽管短视频平台看似机会众多,但高昂的资源成本让小品牌望而却步。比如,一些小型创意家居品牌,想要在双十一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却因资金不足,无法参与平台活动以获取流量,不得不寻找其他成本较低的营销途径。
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
抖音与快手都深入探索商业化近一年。对它们而言,双十一不仅是销售量的对决,更是自身商业化能力的考验。随着内容电商的兴起,消费者在关注商品的同时,也会因对主播或明星的信任而进行购买。因此,这两个平台必须解决流量泡沫中的乱象,比如虚假流量、过度营销等问题,才能在电商竞争的下半场占据优势。
你认为抖音与快手在电商行业的发展前景哪一方更胜一筹?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同时,也欢迎你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